- 2020-04-03-
十一、采购过程控制
1) 供应商和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不根据采购产品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确定;
2) 供应商选择的评价不包括所有的材料供应商和外包商,尤其是外包商的评价;
3) 供方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如质量保证书、材料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未及时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
4) 供方未及时将采购产品的要求通知供方或要求不完整,导致供方不能按要求供货;
5) 将供方的质量问题反馈给供方,但未及时验证为供方改进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6) 未明确采购产品的验证要求(验证方法和时间),存在验证前入库的现象。
十二、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过程控制
1) 生产和服务现场所需的作业指导书未及时下发/悬挂/张贴,现场使用的作业指导书未按实际生产的产品进行更换;
2) 故障设备未标明状态;
3) 现场使用的检验仪器和监测设备无检定/校准状态标识;
4) 未提供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监测证据的;
5) 特种工艺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或未经培训的;
6) 特殊过程未确认,生产条件变更后特殊过程未再确认
7) 生产过程中产品状态(检验状态、加工状态)标识不完整;
8) 产品的生产批次、订单号、生产日期等信息不完整;
9) 缺乏对产品的保护,如底层产品的损坏和产品高堆码造成的产品包装的损坏;
10) 客户财产标识不清,未及时向客户报告异常情况。
十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1)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范围对应的设备标识不完整,如机内压力表/温控表、电焊机电流表/调速表、温控表等,输送带转速表等监控设备不在控制范围内;
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检定)不策划,不确定是内部校准还是外部校准;
3) 没有内部校准的校准/检定(检定)规范,也无法追溯到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4) 学校内部人员无专业培训和资格证书;
5) 监视和测量设备缺乏状态标识,无法确定是否在校准/检定的有效期内;
6) 对精密仪器的防护不够,如防振、防尘等措施。
十四、顾客满意
1) 顾客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方法过于单一,仅采用顾客满意度表调查法,未考虑顾客的投诉/投诉、回访、回访、顾客对供应商的评价报告等信息;
2) 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覆盖面不具代表性,只调查重要顾客;
3) 对顾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但没有提供如何使用信息的证据,例如如何改进工作。
十五、内部审核
1) 计划中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但清单没有完全覆盖。特别是,计划明确规定了需要审计的条款,但没有反映检查表和记录;
2) 审计人员配置不合理,未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3) 审核日程安排时间不合理,未结合被审核部门的复杂程度和职责范围大小安排时间;
4) 最高管理者未出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会议;
5) 内审出具的不合格报告中,对不合格事实的描述不明确,未复检,对不合格的具体情况描述不清楚;
6) 不合格项整改不到位:原因分析不到位,整改措施不合理;
7) 不合格项跟踪验证未及时安排,验证结果报告不明确。
十六、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 对生产过程进行了监控,但对监控数据的分析不足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2) 没有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控的计划,没有监控,只能提供内部审核的证据;
3) 过程性能指标统计不足,过程能力不掌握。
十七、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 检验岗位未取得检验/试验作业指导书;
2) 检查员能力不足,对AQL的使用不甚了解;
3) 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数据不足,填写的项目没有具体值;
4) 未按检验和试验规范/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100%检验和试验;
5) 紧急放行(或例外放行)时,未提供授权人员认可的证据,可追溯性标识不足;
6) 检验报告缺少被授权放行人的签字。
十八、不合格品控制
1) 在生产现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标识不清,未及时记录;
2) 采购的不合格品得到处理,但不要求供方采取改进措施,有的将不合格报告传递给供方,但未能及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3) 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经返工或返修后未进行再验证,部分已验证,但未提供返工/返修后的再验证记录;
4) 在制造过程中发现返工和返修,但未记录返工和返修过程;
5) 生产过程中材料的特殊采购(让步接收),但未提供授权人员批准的证据;
6) 顾客退回的产品直接退库,无需复验或不合格品手续。
十九、数据分析
1) 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但未提供证据进行分析;
2) 品管部有合格率和不合格率统计,但未提供不合格情况分析的依据;
3) 不了解过程性能数据分析的要求,只统计分析生产过程性能,如返工率、返修率、废品率等,缺乏其他部门过程性能数据分析的依据;(为此,可与各职能部门、各级质量目标的统计分析相结合。)
4) 对采购的合格率和及时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但没有对单个供应商的供应能力进行单独分析;
5) 对质量目标的统计分析,仅对不符合目标要求的项目,对已实现的项目缺乏数据分析,未能努力寻找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6) 统计方法和技术应用范围狭窄,统计方法过于单调,缺乏科学性。
二十、改进
1) 大多数企业没有预防措施实施的记录;
2) 何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明确、不随意;
3) 在改进报告中,原因分析不到位,停留在表面,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m1e<human,machine,material,method,measurement,environment)应考虑六个因素,五个为什么?方式)
4) 很多人只考虑应急措施——纠偏,却缺乏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5) 许多人对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概念感到困惑,纠正措施报告中存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存的现象;
6) 纠正/预防措施已实施,但实施结果未记录;
7)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后,未验证实施效果。
如果确有需求,如何送检?
答:有计量检测需求可与我司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联系
致电预约检测联系人:林经理:17722406362 黄经理:18520848213
- 校准服务单位带您了解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变迁
- 校准服务企业给您简单介绍计量科学院
- 分析仪器校准服务装置计量标准建立考核中技术问题的探讨
- 校准服务单位讲解:CNAS现场评审及主要评审内容
- 校准机构带您了解关于停征强检计量器具收费的探讨
- 量具检测单位告知您检验检测服务作为鼓励类产业将被列入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检测校准服务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
- 校准机构带您了解认监委关于开展2019年的检验
- 测量仪校准企业带您了解计量的科学精神与标准的民主价值
- 校准服务单位告知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市场经济基本制度
- 广东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机构天溯带您了解华为6607万入股测试仪器企业原因一
- 广东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机构天溯带您了解华为6607万入股测试仪器企业原因二
- 广东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带您了解如何管理智能温度测量仪实验室
- 湖南湖北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带您了解实验室计量标准档案信息化管理
- 四川重庆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带您了解检验检测机构对授权签字人的要求
- 仪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计量跟您分享相关溯源的几个问答
- 广东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带您了解能力验证需注意的事项
- 广东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告知您证书有效性确认的重要性
- 广东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与您探讨检测实验室期间核查方法
- 广东仪器仪表计量校准检测认证机构天溯与您探讨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中有关技术问题
相关行业知识